探秘蚕桑科技世界:承德医学院小记者科普实践活动 | ||||||||
| ||||||||
2025年6月28日清晨,承德医学院蚕桑科技园内生机盎然,65 名小记者在蚕业研究所老师、研究生志愿者的引领下整装集结,开启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探索之旅。本次活动由承德医学院蚕业研究所与承德日报社联合策划,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深入了解蚕桑产业的历史渊源、科研成果及应用价值。 8 时30 分,科技园广场上举行了庄重的授牌仪式,主持人热情介绍出席嘉宾 —— 承德医学院蚕业研究所所长李季生、承德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宁国华。李季生在致辞中强调:“蚕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希望河北省桑蚕丝绸科普科普示范基地能成为青少年探索生命科学的窗口。” 随后,李季生与宁国华共同为 “承德日报社小记者实践基地” 授牌,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一充满意义的瞬间。 授牌仪式后,蚕业研究所教师带领小记者们沿着蚕桑文化长廊缓缓前行,从嫘祖教民养蚕的古老传说,到现代蚕桑产业的重大科技突破,全方位展现了蚕桑在纺织、医药、生态等诸多领域的非凡价值。走出文化长廊,小记者们踏入教学实验室,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近距离观察蚕桑科研设备,揭开蚕的生长发育奥秘。当显微镜下蚕卵的精细结构清晰呈现时,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凑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离开实验室,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中试车间,为大家展示桑叶茶、桑果汁等产品的生产流程。看着原本普通的桑叶一步步变成保健食品,小记者们不禁感叹:“桑叶居然能发生这么神奇的转变!” 对科技转化的神奇力量啧啧称奇。最后一站是桑黄基地,老师热情地向小记者们介绍桑黄的药用价值与种植技术,基地里的田间试验成果,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农业科技如何为健康产业注入强大动力,开启了一扇通往现代农业科技的崭新大门。 随后,小记者们分组参观六大主题展厅(使命担当、峥嵘岁月、虫趣星河、维桑与梓、食尚畅想、未来创想)。每个展厅由专业老师讲解,在 “虫趣星河” 展厅,讲解老师通过互动装置展示蚕的生命周期;“未来创想” 展厅中,老师向小记者们描绘了蚕丝在航空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了果桑园,亲自体验摘桑葚的乐趣。他们穿梭在桑树之间,指尖轻轻拂过翠绿的桑叶,饱满的桑葚如同紫黑色的宝石,轻轻一碰就滚落进掌心,小记者们的欢笑声在果桑园里此起彼伏。夕阳的金辉透过桑叶的缝隙洒下来,给孩子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他们拎着沉甸甸的收获,脚步踩在落满桑叶的小径上。回望果桑园,夕阳下的桑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向这群满载而归的小客人挥手告别,而那些沾在衣角的紫色果渍,早已成为他们与蚕桑文化亲密接触的独特印记。 本次 “小记者走进蚕桑科技园” 活动历时两天(共4 场)约 260 名小记者参与。这场活动以蚕桑为载体,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既让青少年读懂了 “一根蚕丝串联千年文明” 的历史厚度,也看见了 “科技赋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的创新活力,最终实现了 “以文化人、以科育人” 的双重教育目标。承德医学院蚕业研究所将继续以河北省桑蚕丝绸科普实践基地为依托,开展更多 “行走的课堂” 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青少年心中实现美美与共,为青少年科普教育贡献力量。
供稿:徐静 编辑:王彬彬 审核:李静 李季生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